《龙岭迷窟》里不同的陪葬品代表着不同的生死观

   发表时间: 2024-04-11 13:42:15   文章出处:行业动态   

  近日,由潘粤明领衔主演的《龙岭迷窟》开播,再次引起了观众对古玩文物的热议。第一集开篇,古蓝县村民们挖出的棺材里就放置了不少精致的明器。

  尽管在文艺作品中,明器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段冒险的开始,但在真正的历史里,明器作为陪葬品,直接反映了生死观念的迭代,它们是现代人揣摩古人不同生死观念的最佳参照物。

  虽然明器是死人的物品,但在《礼记》中,有部分内容便探讨了明器对于活人的意义。通过了解不同的明器,我们便能一窥前人的心思考量,以及在历史长河里,死亡承载的意义。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在人死后,生人总会以不同的方式送去陪葬品。可为何需要有陪葬的东西呢?人们又是基于什么心态去准备这些明器的呢?

  通常来说,陪葬之物是人活着的时候使用过的器具,但它又不是真正的器具,往往是模拟品。

  例如,后世最极端的明器就是纸器。人们用纸折房子,折冰箱,到了现代还有用纸折的手机,甚至是汽车。把纸器烧了后,活人就认为去世的人可以使用。

  《礼记》里有一段精彩的评述。孔子从心理层面来解说我们为何需要为死人放明器,以及不同明器的性质。孔子还试图探索人更深层的心理健康状态——当我们遇到了像亲人死亡的巨大挫折时,我们到底在想什么?

  “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為也。”孔子的这段话乍听起来很怪,但其实蕴含了两种面对死亡的态度。

  前半句是说,一个人死了,你就当他死了,觉得他从此没有一点的知觉,一切统统都结束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如果你用这种心态去想象死亡,尤其当去世的是亲人时,你就没有感情,这叫“不仁”。

  孔子认为,当一个人死了,咱们不可以抹去他的所有人性的存在。那如果倒过来,我们想象一个死了的人还有知觉,他能看见这一切,他的灵魂还像活着一样就在我们身边呢?

  孔子却又说,这叫做“不致”,这也不行,因为违背了事实。事实就是他已经不在了,他不可能再用活着的方式去感知世界。

  那孔子的这番言论不就太矛盾了吗?他告诉我们既不能这样,也不可以那样,那我们到底该怎么样对待一个死人?

  孔子说,我们只可以“在其中间”。这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剖析,我们怀疑死去的人或许还有知觉。而“礼”,就是要因应这种暧昧的情境。

  你可以认为故人去世后在另一个地方活着,你也可以认为他就是死了,什么都没有。

  所谓丧礼和葬礼,就保持着这种怀疑。因此我们为死人所做的器具,不管那是什么,或用了什么材料,基本都包含了这样暧昧的双重性。

  明器的外观和它所使用的材料,一般都依循着活人用的东西的做法,但它同时又不能与活人用的东西完全相同。

  如果我们把活人用的东西直接放置在棺材里下葬,或者后期再烧给他,这便是在假定死去的人还有和活人一样的知觉。

  比如,给故人送去活人用的乐器,就表示我们认定他会在墓里起来吹吹笛子。可这不是很怪吗?这是鬼故事了,不是我们对于死亡的认知。

  因此,如果要把乐器作为明器使用,活人则会用没有调好音调的乐器,因为那是活人自己吹不了的乐器。这表示,我们假定故人已经死了,不可能真的在棺材里拿起笛子吹。

  尽管明器没有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就要把不同的器具放在棺材里,是因为我们没办法完全接受故人已经死去的事实。这时,明器的作用在于它承载了活人对故人的情愫。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的状态是怎样的,我们也没有很好的方法下定决心采取孔子所言的两种态度中的哪一种,所以礼帮我们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它介于两者之间,表达了我们对死的怀疑。

  接着孔子说,“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所以,陪葬品为何要叫明器,为何是“明白”的“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死人有“神明”,获得了意识,他就会拿去使用。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假定,或是一种心愿,遵循这一假定的后人,也就通过明器对故人尽到了一点人情。

  在夏后氏(夏朝),死人的明器完全与活人用的器具分开。这表示,生与死是一个决然的划分,人死了便不能够继续用活人的东西。

  但是到了商朝,人们却把活人用的东西如实地放进棺材里一并下葬。这表示在他们看来,生与死是具有连续性的。

  商朝人民的思想和文化非常特别,他们相信一个连续性的世界,因而并不觉得死人跟活人之间有决然的差别。他们假定,人死了会继续像活人一样,在别的地方活着,故人和活人是有着相同性质的存在。

  周人则持有一个更暧昧的态度。周人说“兼用之”,兼用之就叫做“示民疑也”——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所以这个放一点,那个也放一点。

  对于周人来说,生跟死好像不一样,但又好像没那么不一样。所以拿不定主意才是对的。

  明器是鬼器,祭器是人器,如果用这种方式划分,那不就意味着夏朝的人绝对没感情吗?亲人死了,就彻底当他不在了,怎会是那么残忍?这是曾子的立场。

  不过倘若把两段对比着读,我们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原宪的说法还是曾子的态度,其实都是从孔子之教延续下来的。

  相比之下,孔子的立场是最完整的。人在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环境里,会有不同的想法。

  夏后氏如果认为人死了就是死了,不会再有跟活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没有错。如果殷人、商人觉得人死了,但是他的灵魂还在,他还可以跟我们分享同样的生活,这也没有错。在两种态度中徘徊,存疑,也可以。

  这或许根本就不是对错的问题,这毋宁是怎样的心理,相应地,我们就会需要什么样的礼仪。

  到了现代,对于葬礼和故人,我们已有了一套规范好的流程和礼仪。但孔子跟孔门弟子不满足于此,他们志在探索出这些葬礼仪式、葬礼物品背后的含义。

  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斲,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仲憲言於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無知也;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

  原标题:《《龙岭迷窟》里不同的陪葬品,代表着不同的生死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相关产品
  • 观赏何姿的豪宅:家里用石膏线做间隔墙装饰奢华又有特性

    观赏何姿的豪宅:家里用石膏线做间隔墙装饰奢华又有特性

  • 影音室装修案例效果图

    影音室装修案例效果图

  • 5张客厅石膏线效果图 线条塑造简约美

    5张客厅石膏线效果图 线条塑造简约美

  • 石膏线效果图 石膏线吊顶效果图

    石膏线效果图 石膏线吊顶效果图

版权信息  火狐体育直播平台下载入口 |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
皖ICP备08103814号-1 |
皖公网安备 皖ICP备08103814号-1